于丹 |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发展的细胞。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是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增强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家庭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到“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这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反映了党中央对家庭幸福和睦、社会文明进步关心与重视

 为什么说家教家风有这么重要的地位?第一,在农耕文明的差序格局中,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家教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教家风,让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给儿女们无穷的正能量。一个人懂得遵守家规,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尊重国法;在家学会了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在社会上就自然能懂得礼节、知进知退。通过家教进行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来修得礼节,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这些教育思想不仅仅属于古典,它在今天也依然能够让每一个中国的青年人看见自己的“根性”,在世界文明共融的过程中才不会数典忘祖。理解了中国的家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家国一体的情感“修齐治平”的价值贯穿在中国人从家到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第二,家教家风是每个人应该共同遵循的文化传统。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亲情维系的避风港;家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基因。经典的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已经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比如曾国藩曾以三件事判断一个大户人家将来的盛衰,就是看他家的孩子每天是否早起、是否亲自动手干活、是否热爱读书。倘有一样不能持之以恒,这个家庭将来势必衰败。广府文化培育出来的唐绍仪,不计较个人名位,做完总理又继续做县长,回报自己故乡;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正是因为梁启超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将中华家教的传统在新的时代做出创新,他的家庭教育才真正获得成功。第三,未成年人的思想工程应该是家校共建。培养孩子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会让孩子获得全面的成长,而不是只关注标准答案,只关心考试分数。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机制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的基本含义是目标达成,强调的是结果,而成长强调的是过程。成功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考量,成长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指标。要在家庭中找到凝神聚力的价值默契,养成健全的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整个日月运行,没有人监督它,它还能这么做,所以真君子要学习自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上有各种物种,人有自己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彼此之间要有将心比心的担待和原谅。所以天行健就是向苍天学自律,地势坤就是向大地学厚道,对自己严点,对他人宽点。老师和家长们有沟通、有共识,家校共育形成孩子们成长的价值判断,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打好教育和家庭基础。

 中国人的天理和伦理中有着社会发展的道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从家教家风开始,在文化的陶冶中建立起文化自信,完成自我教育和人格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2022年11月7日 14:35
作者:于丹,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