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影评】从哪吒看动画新标杆:打破秩序,告别黑白脸谱
王强: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副秘书长
从《长安三万里》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动画片的突飞猛进,广大观众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引起的巨大反响,更令电影人意外和骄傲。

《哪吒之魔童闹海》空前的成功肯定有千万个原因,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有二条,没有什么秘诀:
第一, 反秩序的主题。
从古至今,中国人最尊重和遵守秩序(也许还有日本人),天长地久,人们的心理就会很压抑。这千百年来的压抑需要出囗喷发,叙事艺术便是最佳出口,特别是中国的神话小说里,著名的主人公很多都有反秩序的特征,从孙悟空到哪吒无不如此。《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继承了这个主题,哪吒那句核心台词——“生死从来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爷成魔不成仙”,把这个主题直白地传达给观众,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包括那些躺平族的共鸣)就成为必然。其实,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游戏《黑神话:悟空》,主题也都是反秩序的。

第二,主人公的形象丰满多彩,不再黑白分明了。
动画片的第一观众是少年儿童,所以,大部分中外动画片的人物都黑白分明,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白就白到底,黑也黑到底,以符合少年儿童的是非观和审美观。《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意反其道而行,片子的几个主要人物,无论黑白,都带有一些灰色的因素,简单明了的是非观已经难以判断,却更贴近人性,很惹观众喜欢!反观春节档的其他片子(本来故事片更应该把人物塑造得生动多面),人物全部是简陋的、黑白分明的。出色些的片子,简陋的性格还算能立得起来;差的片子,人物简直就是编导手里的提线木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起码的性格逻辑。与《哪吒之魔童闹海》比较,高下立见,不能怪观众不待见。
以上两点,说起来都是老生常谈。可是真面目常常不被庐山中人认识,说起来也是很无奈的事。

2025年2月24日 09:37